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
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
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
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
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
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
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
《寄龙君善其四》是明代诗人佘翔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仕路变迁的感慨。
佘翔,字宗汉,号凤台,福建莆田人。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考中进士后,曾短暂任职于全椒知县。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仕途上的坎坷与无奈。
诗歌原文如下:
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
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
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
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
这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感受到的巨大挫折和内心的变化。首联“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表明诗人深感自己的学问与才能无法施展,同时对仕途感到失望。颔联“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悲凉,可能隐喻了他对官场变动的敏感及由此引起的情绪波动。颈联“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喜爱。尾联“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则是诗人结束公务后的一种自我安慰,通过阅读经典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寄龙君善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