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鲤湖中山水深,九鲤仙人何处寻。
我来此地访遗迹,西风吹雨昼阴阴。
石床丹灶依然在,珠帘瀑布长不改。
跨鲤仙人去杳然,桑田几度变沧海。
斋心初向水晶宫,遥见青童玉女下云中。
鸾骖鹤驭应无数,中有红颜绿发之仙翁。
俨然授我金丹诀,沆瀣盘中和玉屑。
我也再拜三复之,临风直欲朝天阙。
君不见秦皇遣士访蓬莱,徐市楼船去不回。
骊山刑徒七十万,空馀金椁葬寒灰。
又不见汉武求仙开桂馆,文成五利朝中满。
十二楼成国内虚,轮台诏下悔何晚。
仙分由来不偶然,古人遗事今人传。
何如此地搴瑶草,左挟洪崖右偓佺。
羽衣道士开笑口,举杯酌我山中酒。
百年超忽若飞梭,安用虚名垂不朽。
我欲寻真学赤松,飘飘与尔驾茅龙。
湖中采却三花秀,养得仙人冰雪容。
道士道士可相从。
九鲤湖歌招道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鲤湖歌招道士》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招仙”为主题,通过描写九鲤湖的美景和与道士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思想的赞赏。
首联写九鲤湖畔的景致:“九鲤湖头水接天,百花深处路通禅。”这句诗描绘了九鲤湖的壮丽景色,湖水与天空相连,百花盛开的地方通向禅宗修行之地,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与道士交流的情景:“白石苍苔古洞前,紫芝红树老峰边。”这里用白石、苍苔、古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清幽的氛围。紫芝红树则是道教常用的象征,代表着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暗示了与道士交流的神圣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精神的追求:“一壶浊酒三升后,数声樵斧报山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饮酒、听樵夫打斧声中感受山泉潺潺,以及与道士交流时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这里的“一壶浊酒”和“数声樵斧”都是文人墨客常见的生活景象,而“报山泉”则暗示了与自然万物的联系,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的理念。
尾联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不须开口谈经论,自有玄门自辟门。”这句话表明,诗人并不需要直接谈论佛教经文或理论,而是能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道教的智慧和道理,这正是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体现。
《九鲤湖歌招道士》通过描绘九鲤湖畔的美景和与道士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思想的赞赏。这首诗既具有优美的画面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