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滩行

云帆未可赊,雨外更天涯。
日日绵蛮鸟,山山蹢躅花。
松根青艓子,溪水绿人家。
见说滩头浊,朝来几尺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滩行》是明代诗人余寅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余寅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雨后滩地风景图。以下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和作者介绍
  • 诗歌原文: 云帆未可赊,雨外更天涯。日日绵蛮鸟,山山蹢躅花。松根青艓子,溪水绿人家。见说滩头浊,朝来几尺沙。
  • 作者介绍: 余寅,字君房,一字僧杲,浙江鄞县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官至太常少卿。余寅有持操,期为国家节用,所居不改湫隘,僦负郭数椽,读书著述其中。年七十五卒,有《乙未私志》、《同姓名录》、《农丈人文集》等作品。
  1. 诗歌内容解读
  • 自然景象描绘: 诗中的“云帆未可赊”与“见说滩头浊,朝来几尺沙”分别描绘了船只在雨后难以启航和滩头泥沙的情景,体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对自然的敬畏。
  • 生活情趣展现: “日日绵蛮鸟”与“山山蹢躅花”,则展现了雨后自然界中鸟儿鸣叫、花朵盛开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生机。
  • 人文情感抒发: 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分析
  • 情景交融: 《雨后滩行》将雨后的自然景观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 语言精炼: 诗中使用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词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显示了高超的诗歌技巧。
  • 意象丰富: 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如云帆、鸟、花、溪流、泥土等,诗人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觉和感官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1. 文化意义探讨
  • 反映社会生活: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画面,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及其变迁。
  • 传承文学价值: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欣赏美的机会,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

《雨后滩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繁忙生活中抽离出来,欣赏自然美景和体验生活乐趣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