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吴健父

寒日沉沉下远村,空堂寂寂闭黄昏。
文章命薄谁知己,山水情多即故园。
一壑荒烟收病骨,三更冷雨送愁魂。
伤心莫问王孙草,几日春风绿烧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吴健父》是明朝诗人吴鼎芳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吴鼎芳,字凝父,号东山逸史生,明代苏州人。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工诗文,后出家为僧。这样的个人背景为他的作品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2. 诗歌原文:诗的第一句“寒日沉沉下远村”,描绘了一幅寂静的村落景象,寒日缓缓下沉,周围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紧接着的“空堂寂寂闭黄昏”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傍晚时分的空堂更加显得幽静而深沉。
  3.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反衬人物的情感状态。诗中的意象如“荒烟”、“冷雨”、“愁魂”等,都极具画面感和象征意味,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深远的哲理意义。
  4.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围绕对命运、情感和归隐的深刻反思展开。通过描述自然环境的变化来隐喻人物的心理变化,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哭吴健父》不仅抒发了作者的个人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与选择。
  5. 文学价值:《哭吴健父》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学和佛教思想的宝贵资料。

《哭吴健父》不仅是吴鼎芳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文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层思考的体现。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