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叶郎中

洁居万事愧吾徒,十载猖狂一薄夫。
贫病不胜书课减,怠荒常是力行疏。
愁来无地堪容足,老去何时可复初。
忽辱高明千里念,题诗遥望独长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叶郎中》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洁居万事愧吾徒,十载猖狂一薄夫。” 这句诗反映了吴与弼的清贫和孤独,他的诗句透露着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无奈。“贫病不胜书课减,怠荒常是力行疏。” 描述了他面对贫困与疾病时仍然坚持学习的态度,体现了他的毅力。“愁来无地堪容足,老去何时可复初。” 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2. 诗作原文
    洁居万事愧吾徒,十载猖狂一薄夫。
    贫病不胜书课减,怠荒常是力行疏。
    愁来无地堪容足,老去何时可复初。
    忽辱高明千里念,题诗遥望独长吁。

  3. 诗意解读

  • 生活艰辛:诗歌中“十载猖狂一薄夫”描绘了诗人在十年的时间里,过着颠沛流离、贫困潦倒的生活,这反映出他生活的艰难以及内心的挣扎。

  • 坚持学习:尽管生活困苦,但“贫病不胜书课减”显示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愿意放弃学习的机会。

  • 对未来的担忧:诗中的“愁来无地堪容足”和“老去何时可复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年华逝去的感伤。

  • 对远人的思念:“忽辱高明千里念”表明了远方的人对诗人的关心和挂念,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艰难时刻得到了来自朋友或知己的支持。

  • 表达情感:通过“题诗遥望独长吁”,诗人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可能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恐惧或是对现实的无奈。

吴与弼的《寄叶郎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更以其深刻的内涵触动了人们的心灵。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人生哲理的启示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