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彭泽

亦有东篱菊,何人尚隐居。
夕阳催进艇,残夜拟焚鱼。
物变看多异,名高谤未除。
怀归无长物,犹有一床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彭泽》是明朝诗人吴甘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吴甘来(明江西新昌)的生平不详,但他的这首诗《经彭泽》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理解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诗歌内容
  • 吴甘来在《经彭泽》中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夕阳催进艇”与“残夜拟焚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而“物变看多异,名高谤未除”则透露出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和对隐居生活的坚持。
  • “怀归无长物,犹有一床书。”这句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后,虽有简朴的生活但仍不失为文墨书生的形象。
  • 整体上,这首诗呈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态度。
  1. 艺术特点
  • 吴甘来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经彭泽》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遵循平仄韵律的规则,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
  1. 文化背景
  • 《经彭泽》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时期也值得探究。作为明朝的一首诗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潮流。

《经彭泽》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