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小憩

晴日催归路,平桥又息躬。
云峰四面碧,霜叶一溪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桥小憩》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及其相关信息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吴与弼,明代江西崇仁人。字子傅,号康斋,明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十九岁即决定专治程朱理学,后因石亨推荐而成为左谕德,但坚决不就任。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对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上。
  2. 诗歌原文:《野桥小憩》这首诗简洁明快,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感。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晴日催人归途,平桥又使人驻足。四周云雾缭绕的山峰显得格外翠绿,溪流中的霜叶则呈现出一片火红。
  3. 诗歌鉴赏: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晴日的描写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感,平桥的停顿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云峰和霜叶的色彩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4. 文化背景:明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哲学、文学和艺术的追求日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与弼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声和思想特点。他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5. 艺术特色:吴与弼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他的这种艺术手法为后世许多诗人所效仿,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与弼的《野桥小憩》不仅是一首优美的五言绝句,更是明代士人心态和文化氛围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