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

鹅湖流水接瀛海,送尽年光声不改。
烟雨湖头春晻霭,楼船三老寒满蓑。
帆樯来往如飞梭,江豚吹浪将奈何。
草堂酒醒栏徙倚,去国怀人心万里。
昔人岳阳正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鹅湖集》是明末龚敩撰写的诗文集,六卷,收录了作者关于鹅湖山及其历史背景的诗文。以下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鹅湖集》的作者,龚敩,字文达,出生于江西铅山县。他曾担任过明朝的国子监博士、司业等职,但因放诸生假未奏闻被免职。在文学方面,他除了创作《鹅湖集》,还著有《经野类钞》等作品。
  2. 地理环境:鹅湖山位于江西铅山县西北,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水陆交通要道众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地理优势也为鹅湖山的文化氛围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3. 历史事件: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派哲学观点的分歧引发了一场著名的“鹅湖之会”。这场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辩论,更是一次思想文化的碰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4. 文化影响:《鹅湖集》不仅记录了鹅湖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还记载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展现了鹅湖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5. 文学价值:《鹅湖集》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研究鹅湖山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6. 艺术特色:《鹅湖集》中的诗歌和散文,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主题内容,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7. 社会影响:《鹅湖集》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 教育意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是了解鹅湖山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9. 学术研究:《鹅湖集》的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促进了鹅湖山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10. 旅游资源: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来说,《鹅湖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鹅湖的文化底蕴。

《鹅湖集》不仅是一部反映鹅湖山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蕴含着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宝库,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