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潼湖

霜树模糊烟水村,投装游子夜敲门。
久知东道逢迎意,特解诗囊为后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潼湖》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吴与弼,字子傅,初名梦祥,明江西崇仁人。吴与弼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参加科举考试。他著有《康斋文集》,是学者们所称的康斋先生。
  2. 诗歌原文
    霜树模糊烟水村,投装游子夜敲门。
    久知东道逢迎意,特解诗囊为后昆。
  3. 主题内容: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看到远处的村落和树木被霜染成了模糊的样子,心中涌起一种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上,更通过“投装游子夜敲门”这一形象的表达,将游子归来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产生共鸣。
  4.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霜树和雾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美的意境;而投装游子夜敲门的场景,则象征着游子归家的喜悦与期盼。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借代和双关的修辞技巧,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5. 文学价值:《宿潼湖》作为吴与弼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宿潼湖》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艺术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