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小立

晴色微开远近山,倚篷闲看鸟回还。
数声柔橹苍茫外,又载吾伊过别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小立》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吴与弼(1394-1460),字子傅,号康斋,明代江西崇仁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自幼即表现出对程朱理学的深厚兴趣,十九岁便立志专治此道,后因石亨推荐,被授左谕德一职,但坚决推辞不就。他一生著述丰富,有《康斋文集》传世,其弟子包括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知名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诗词原文及翻译
    晴色微开远近山,
    倚篷閒看鸟回还。
    数声柔橹苍茫外,
    又载吾伊过别湾。

译文:
清晨的阳光微微地照亮了远近的山峰,
靠在船篷上静静地观看飞鸟往返。
几声柔和的橹声在空旷的地方传响,
又带领我渡过了这片水域。

  1. 诗歌赏析:《舟中小立》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深意的五言绝句。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近处的江水和飞翔的鸟儿。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

  2.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吴与弼的诗歌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氛围。吴与弼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文学地位: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吴与弼的这首《舟中小立》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视为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4. 历史影响:吴与弼的生平和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舟中小立》,对后来的文人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作品,成为研究明代文人生活、思想演变的重要资料。

  5. 现代评价:在今天,虽然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有所不同,但《舟中小立》所蕴含的自然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仍然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首诗不仅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思考,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舟中小立》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