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五名存事已非,断畦荒堑一凄其。
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郭五名存事已非,断畦荒堑一凄其。
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
《冬日拜五六府君墓 其二》是明代诗人吴与弼的作品。
吴与弼,字子傅,号东林,又号南皋,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诗作在明初有着重要地位。他的诗风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内涵。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郭五名存事已非,断畦荒堑一凄其。
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首句“郭五名存事已非”表达了对于已经去世亲人的哀思,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第二句“断畦荒堑一凄其”则通过描绘荒凉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亲人后内心的悲痛和凄凉之感。最后两句“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去种种事情的困惑和无奈,无法追寻前因后果。
通过对《冬日拜五六府君墓 其二》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感受到吴与弼深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