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钱塘怀古 其二

恩隆义重是君亲,忍着南冠一水滨。
顿首无衣谁氏子,卧薪尝胆乃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钱塘怀古·其二》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吴与弼,初名梦祥,字子傅,江西崇仁人。他十九岁时就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其文学成就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吴与弼的诗歌创作以明净淡雅为特点,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他的诗词作品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2. 诗词原文
    恩隆义重是君亲,忍着南冠一水滨。
    顿首无衣谁氏子,卧薪尝胆乃何人。
  3. 诗词注释:本诗中“恩隆义重”指的是忠诚和仁义,“君亲”则指君主和亲人,表达了作者对君主和亲人的深厚感情。“忍着南冠一水滨”中的“南冠”原指楚囚的形象,这里用来形容自己身处困境却仍坚守节操。“顿首无衣谁氏子”中的“顿首”是一种古代的礼节动作,表示敬礼或谢罪;“无衣”则表示贫困或无助;“谁氏子”则提问或感叹,这里的疑问可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或感慨。“卧薪尝胆乃何人”中的“卧薪”是一种古代的锻炼方式,即躺在床上用木柴烧火取暖;“尝胆”则是传说中勾践为了复国而忍辱负重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自己默默承受苦难。
  4.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仍保持节操的形象,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忍耐和奋斗精神的崇尚。《拟钱塘怀古 其二》不仅展示了吴与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深刻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拟钱塘怀古·其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