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

访古微私不易酬,心期江汉日悠悠。
行藏信有平生分,谩向凉天咏素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明代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后改名为与弼。他十九岁便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参与科举考试。在天顺元年时,由于石亨的推荐,吴与弼得以授左谕德,但最终坚决辞谢这一职位。
  • 学术成就:吴与弼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其弟子包括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著名学者。他著有《日录》,记录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学术思想。
  1. 诗歌原文
  • 全文内容:《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是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访古微私不易酬,心期江汉日悠悠。行藏信有平生分,谩向凉天咏素秋。”这四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探求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 诗意解析
  • 历史探寻:诗中的“访古微私不易酬”意指探访古代文化遗迹并不容易得到回报,表达了对历史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 自然感悟:而“心期江汉日悠悠”则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自然中悠然自得的心情,反映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 人生观照:“行藏信有平生分”,表明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艺术表现:“谩向凉天咏素秋”,通过“凉天咏素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凉爽的日子里咏诗作画的雅兴,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诗作创作于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自然和历史的佳作。
  • 个人境遇:吴与弼作为一位学者兼思想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不仅是吴与弼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典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思想境界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