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歌罢乐忘忧,不管浮生岁月遒。
忽意莫春曾此坐,独吟时喜鸟相求。
与诸生授康节诗道傍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诸生授康节诗道傍石”是明朝诗人吴与弼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
作者简介:吴与弼,字子傅,号崇仁,江西崇仁人。生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卒于正德七年(1512年)。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理学家,曾立志专研程朱理学,不参与科举考试。
诗歌原文:
好诗歌罢乐忘忧,不管浮生岁月遒。
忽意莫春曾此坐,独吟时喜鸟相求。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当时作者正在西湖观雪。大雪覆盖着湖面,天地一色,只有长堤上留下的痕迹和湖心亭上的一点。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中,作者独自坐在湖心的亭子里,手持火把,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中。
主题内容:诗歌通过描绘雪夜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好诗歌罢乐忘忧”,意味着在宁静的雪夜中,作者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这种心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静谧之地,享受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艺术特色:吴与弼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全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的意象如“湖上影子”、“长堤一痕”,不仅富有画面感,还传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他在宁静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吴与弼的《与诸生授康节诗道傍石》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份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安宁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