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

喧天笳鼓踏新晴,踏遍春山几处亭。
旌节暂停归兴好,梅花溪上问诸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围绕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及其背景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喧天笳鼓踏新晴,踏遍春山几处亭。: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春日景象,喧天的号角声和急促的鼓点伴随着晴朗的天空,人们踏着春天的山路,走过几座不同的亭台楼阁。
  • 旌节暂停归兴好,梅花溪上问诸生。:这里的“旌节暂停”意味着吴与弼暂时停下了行程或官职,而“梅花溪上问诸生”则描绘了他在一个有梅花的小河边与学生们讨论学问的场景。
  1. 作者介绍
  • 吴与弼:字子傅,初名梦祥,江西崇仁人。他十九岁立志专治程朱理学,后因石亨的推荐而被任命为左谕德,但未接受此职位,著有《康斋文集》记录其生平。
  1. 创作背景
  • 政治背景:吴与弼在天顺元年因为石享的推荐被任命,但他拒绝了这一职位。这表明吴与弼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 学术影响:作为一位理学家,吴与弼对后世影响颇深,他的弟子包括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为了明代的著名学者。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既热烈又宁静的春天景象。从喧嚣的军乐到静谧的山林,再到梅花溪畔的师生对话,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以及对知识探求的执着精神。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作为明代的一首七言绝句,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
  • 思想价值:诗中的“旌节暂停归兴好”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不仅仅是一首诗作,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象征,以及一次心灵的旅行。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