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工夫敬是宜,鉴空之体本如斯。
须知道理平铺在,顺应何容一点私。
题正心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正心斋》是明朝吴与弼的作品。该文学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内心宁静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下面将介绍《题正心斋》:
作品背景:《题正心斋》是明朝吴与弼的作品。吴与弼,明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程朱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日录》记录了他一生的学习心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都是他的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作品原文:涵养工夫敬是宜,鉴空之体本如斯。须知道理平铺在,顺应何容一点私。
作品解析:此诗表达了吴与弼对于道德修养的理解,强调“涵养工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心存敬意和敬畏之心,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诗中还提到了“鉴空之体”,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最后一句“顺应何容一点私”,则是说在顺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去除私欲,保持一颗公正无私的心。整首诗体现了吴与弼对于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品影响:吴与弼的《题正心斋》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好评,而且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弟子们,如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都受到了他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题正心斋》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吴与弼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学者,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