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柬伯逊

闻道高轩迟我过,别离偏感老怀多。
片帆岂不相思切,其奈馀魂逆旅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柬伯逊》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古诗。吴与弼,字子傅,号崇仁,是明代江西崇仁人。他自幼立志专治程朱理学,反对科举,其作品多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在《又柬伯逊》,吴与弼用简洁而又深刻的诗句表达了对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闻道高轩迟我过,别离偏感老怀多”表达了作者听闻官邸的车马声而感到时间的匆忙与自己的衰老之感,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此外,“片帆岂不相思切,其奈馀魂逆旅何”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广阔的时空之中,通过“片帆”的形象比喻自己孤独漂泊的状态,同时表达出对于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又柬伯逊》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作品。吴与弼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以及宇宙秩序的观察和理解。诗中的每一行、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哲学意味。

《又柬伯逊》是吴与弼在明代留下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无论是作为文学鉴赏的对象还是哲学思考的素材,这首诗都能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