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雨歇放新晴,处处春风佩玉鸣。
忽喜旧游峰在目,细将心事惜平生。
铅山道中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铅山道中》之韵味
在阅读了宋代李纲的《铅山道中》之后,我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这首诗是李纲在北宋末、南宋初所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行李逾江峤,风烟接武夷。”这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跨越山川,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诗句“地灵嘉木秀,天阔暝云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景象的宏伟与深邃。在这里,“地灵”暗示了大地的灵气和生机,而“嘉木秀”则表达了自然中的树木生机勃勃,繁茂挺拔。“天阔暝云垂”则形容天空辽阔无垠,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而又宁静的感觉。
“泉石日相乐,雪霜寒自迟。”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泉水和石头相互映衬,阳光洒落在这些自然景物上显得分外快乐,即使是在寒冷的雪霜之中,它们也能保持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
最后一句“寄声山下士,扫壁待题诗。”则是诗人对自然美的一次呼唤,他希望那些隐居山林的人能够听到这份呼唤,一起欣赏和创作。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邀请,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向往。
通过对《铅山道中》的研究,我深刻感受到了李纲作为一位爱国名臣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他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展现,更是他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铅山道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