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八

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
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八”是明代吴俨的作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吴俨,明人,以清高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诗歌原文: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3. 诗句解析

  • 清风明月:这里的“清风”和“明月”象征着自然界中最纯净美好的元素,它们在诗人眼中既无需追求,也无需被束缚。
  • 花径柴门:通过描述花径和柴门,诗人营造了一种隐逸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日转幽:这句话描绘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幽静和深邃。
  • 君王有诏: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便是君主的命令也不足以影响他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 欲分猷:意味着尽管有命令,诗人仍旧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自由精神。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还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和政治权力的态度。吴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