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四

芙蓉枝上露华清,杨柳阴中独自行。
江上美人期未至,停歌不发更含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四》是明朝诗人吴俨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吴俨简介:吴俨,字克明,号东阳,浙江金华人,明代著名文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诗歌风格:吴俨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与推崇。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芙蓉枝上露华清,杨柳阴中独自行。江上美人期未至,停歌不发更含情。
  • 翻译建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行走在充满露华的荷花旁,以及在杨柳掩映下的江边等待美人未至时的孤寂情感。译文应尽量保持原文的意境与韵味,同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芙蓉枝上露华清”中的“芙蓉”象征纯洁美丽,而“露华清”则暗示着清晨的清新与宁静。“杨柳阴中独自行”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得的画面。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诗人在孤独中等待,内心充满了期待和不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动人和有感染力。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四》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文情怀,而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