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国贤韵送浃侄

城东水竹有新居,尽是前人手泽馀。
群从中间惟汝长,百年谱牒至今虚。
北来暂假朝天梦,南去还看种树书。
行役到家应自乐,风波渺渺更愁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国贤韵送浃侄》是明代诗人吴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从诗歌创作背景来看,吴俨在这首诗中展现了自己的文学造诣和对家族历史的尊重。诗中“尽是前人手泽馀”表达了他对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敬意。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吴俨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一种文化传承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局限于个人的家风家训,更是一种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认同与维护。

从诗歌内容和形式来看,吴俨的这首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巧妙地运用了律诗的形式,通过严谨的结构布局,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统一,节奏感强烈。同时,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情感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城东水竹有新居,尽是前人手泽馀”这一句,既描绘了新居的景象,又暗示了这些新居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而“百年谱牒至今虚”则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望。

从诗歌的表达和情感深度来看,吴俨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族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家族的记忆和责任。

《次国贤韵送浃侄》不仅是一首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吴俨对于家族、对于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未来的无限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