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窗看月出,光彩射人眸。
水底鱼龙避,林间魍魉愁。
影分云外树,波动驿边楼。
五月江湖上,萧然似早秋。
船窗对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船窗对月》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七言古诗。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以“对月”为题,表达了诗人在即将离开蜀地时,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船窗对月》这首诗:
作者简介: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史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壮志未酬的感慨。《舟中对月》是陆游众多作品中的一篇,通过描绘舟中月夜的景色和心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诗歌原文及翻译:《舟中对月》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皎洁胧胧向晚明,鲜云细雨过帆轻。上樽空设原非饮,梅赋无花句亦成。媚景依然铺锦甸,晴光更与助桃笙。隔溪酒市迎流近,转岸遥闻笑语声。”这首诗以月亮为背景,描绘了夜晚江上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提到“皎洁胧胧”、“鲜云细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上樽空设原非饮”,则透露出诗人对酒的无奈和孤独感;“媚景依然铺锦甸,晴光更与助桃笙”则形容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
诗歌赏析:《舟中对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江上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中的“媚景”和“晴光”等词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船窗对月》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作为陆游的一首七言古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