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九

恭默观我生,兢兢虞逐物。
立志在有为,固当有所不。
图史娱朝昏,云霞媚岩窟。
吾道卜终焉,何心于象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与弼是《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九》的作者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九》是明朝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吴与弼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诗中,吴与弼展现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明确立场。

在这首诗中,“恭默观我生,兢兢虞逐物”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我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吴与弼通过对自身的审视,揭示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既谦卑又谨慎,对外界的事物保持着一种敬畏之心。这种心态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立志在有为,固当有所不”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吴与弼认为,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并且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和放弃的勇气。这一观点强调了人在面对生活中的诱惑和困难时,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所左右。

再往下,“图史娱朝昏,云霞媚岩窟”这两句则描述了诗人对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他的艺术追求。吴与弼不仅关注社会的现实,更注重精神的文化生活。他喜欢阅读历史和地理的书籍,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些都是他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吾道卜终焉,何心于象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终极目标的思考和对于物质追求的态度。吴与弼认为,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力,而在于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和道德追求。他倡导人们应该放下外在的名利,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的追求。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九》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吴与弼对于人生、自然和文化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自然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