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 · 卷二 · 应机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士彷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必胜的要诀及掌握情势变化以指挥调动部队的方法是出其不意。如果不是智者,谁又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呢?掌握时机的秘诀在于出其不意。如果猛兽离开山区,失去了险峻的山势做依托,就是个孩子手持长戟也可以吓退它,而小小的毒蜂只凭借自己一根毒刺,就可使强壮的大汉不敢靠近,对敌人来说,让灾祸突然出现,防不胜防,无法预料,是最好的制胜办法。

介绍

《将苑》是一部战国时期军事家诸葛亮创作的专门讨论为将之道的军事著作。该书系统地论证了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作用、品格和领兵作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深受后世重视。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书籍背景:《将苑卷二应机》作为《将苑》的一部分,其内容涉及捕捉战机的重要性。诸葛亮在书中强调了在战争中出其不意的战术重要性,指出如果不是智者,谁又能掌握时机当机立断呢?文章通过举例说明,如小孩制服猛兽和小毒蜂的战术,突显了抓住战机对战争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2. 战术应用:诸葛亮在《应机》中提出了“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的观点,强调识别并利用战机的重要性。他认为不是智者无法看到或把握战机,而是缺乏这种能力的人难以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军事行动,同样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3. 战略意义:诸葛亮在《将苑卷二应机》中所论述的“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的观点,表明了在战斗中出其不意的策略是制胜的关键。他通过猛兽失险和壮士彷徨的例子,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在对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取得优势,这一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实践指导:《应机》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提供了许多实际可操作的战术策略。诸葛亮通过分析不同的战斗情境,教导读者如何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灵活运用战术,从而在复杂多变的战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将苑卷二应机》不仅是一本探讨军事策略的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实战智慧。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它提供了一种从古代智慧中汲取教训的方式,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其他任何需要决策的环境中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