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其五

肃肃冷风,分生江湄。
却背华林,俯溯丹坻。
含阳吐英,履霜不衰。
嗟我殊观,百卉具腓。
心之忧矣,孰识玄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言诗 其五》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嵇康所作。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263年,正值魏晋之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对儒家礼教产生怀疑,转而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

《四言诗 其五》作为嵇康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更是对其个性和人生哲学的一种反映。该诗以四言形式呈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肃肃冷风”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于百卉不衰、寒霜不凋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和哲思,揭示了诗人对生命力的颂扬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魏晋时期的文人多经历了战乱与变迁,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促使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转变。嵇康作为当时的杰出文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还涉及音乐、书法等领域,其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嵇康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儒家礼教的怀疑和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四言诗 其五》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更是魏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对生命意义深入的思考,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