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咏雪应诏》是唐朝诗人上官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是对《咏雪应诏》的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上官仪(约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以才学出众而得到唐高宗赏识。在唐太宗、唐高宗时期,上官仪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并在贞观初年被擢进士第。后来,他在唐高宗朝供职门下省,深受武皇后和唐高宗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成为了宰相,并因其文才和政治手腕而备受赞誉。
创作背景:在唐代,宫廷生活充满了繁文缛节和礼仪活动,诗歌作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用于表达宫廷中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咏雪应诏》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上官仪通过此诗展现了他对宫廷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咏雪应诏》不仅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上官仪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深入解读《咏雪应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