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都督挽歌

漠漠佳城幽,苍苍松槚暮。
鲁幕飘欲卷,宛驷悲还顾。
楚挽绕卢山,胡笳临武库。
怅然郊原静,烟生归鸟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都督挽歌》是唐代上官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上官仪的生平: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工诗著称,其词绮错婉媚,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人们称其为上官体。上官仪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唐太宗召见并授予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等职务。在他的仕途中,他多次参与太宗皇帝的文稿编辑和宴会的策划工作。
  • 作品风格:上官仪的诗歌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精巧的构思而闻名,他的诗歌在当时广受好评,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创作。上官仪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也追求完美,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的特点。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谢都督挽歌》的原文如下:
    漠漠佳城幽,
    苍苍松槚暮。
    鲁幕飘欲卷,
    宛驷悲还顾。
    楚挽绕庐山,
    胡笳临武库。
    怅然郊原静,
    烟生归鸟度。
  • 翻译:这是一首描绘哀悼之情的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对逝去者的哀思。诗中“漠漠佳城幽”表现了墓地的幽静与凄凉,“苍苍松槚暮”则描绘了松树和楸树在傍晚时分的景致,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感觉。接着,“鲁幕飘欲卷”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军帐被风吹得四散而去,“宛驷悲还顾”则反映了宛马(一种北方所产好马)在回望时流露出的悲伤情感。最后,“楚挽绕庐山”、“胡笳临武库”两句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军事氛围,而“怅然郊原静”和“烟生归鸟度”则描绘了一片宁静的田野景象,归鸟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1. 作品背景及影响
  • 写作背景:上官仪在唐高宗即位后担任过秘书少监、西台侍郎等职。然而,他在高宗时期因卷入梁王忠事件而被下狱处死。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政治斗争的痕迹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文学地位:上官仪的诗歌虽然在其生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他的作品逐渐被后人发现并赞赏。尤其是他的《谢都督挽歌》,更是成为了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 文化传承: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上官仪对后世的影响不容忽视。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在艺术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

《谢都督挽歌》是唐代诗人上官仪的杰作,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