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岭遭洪水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
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泽岭遭洪水》是出自唐代的孔德绍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作者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孔德绍:字伯鱼,号景城,会稽人,其生活大约处于隋末唐初时期。孔德绍是一位有清才的人物,曾事窦建德为内史侍郎,典书檄。
  1. 诗篇原文及翻译
  • 原文:“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 翻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混乱景象。首句写自然景观之变化,次句写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三句通过比喻,将灾难比作河水泛滥。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1. 诗歌赏析
  • 主题:《王泽岭遭洪水》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灾害的诗,也是一首抒发诗人情感和思考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灾难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 艺术手法:孔德绍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表达对灾害情景的感受。他的诗句“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 情感表达:孔德绍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震惊和恐惧,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他通过对比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力感。

《王泽岭遭洪水》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为后人提供了对古代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