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早雁出云鸣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早雁出云鸣》是一首五言绝句,由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此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和早雁出云鸣的自然景象。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艺爱好者,曾设立文学馆、弘文馆,招邀并奖励文学之士。
  1. 诗歌原文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2. 诗句解析

  • 初秋玉露清:描述了秋天的早晨,天空中的露水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早雁出空鸣:通过“空”字,表达了雁群在高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而“鸣”则传达了雁叫声的清脆悦耳。
  • 隔云时乱影:形象地描写了云层遮挡下的景象,使远处的景物显得模糊不清,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因风乍含声:这里的“乍”表示突然或短暂,意味着随着风的吹动,早雁的叫声也变得断断续续。

《赋得早雁出云鸣》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的历史文化以及当时的文学创作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