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笙

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
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
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笙》是唐代诗人杨师道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诗中描绘了笙的声音,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声音拟人化,使其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性。以下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生平
  • 杨师道,字景猷,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观德王杨雄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
  • 杨师道在入唐后,尚桂阳公主,封安德郡公。他善草隶,工诗,与有名士交往密切,常常歌咏自适。
  1. 文学价值
  • 《咏笙》风格如溪流清音,澄澈明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杨师道的作品中,咏物应诏诗相对较多,展现了他的广泛兴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1. 艺术特色
  • 诗中的描写细腻入微,通过对笙声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扬、哀婉的情感。
  • 杨师道善于捕捉自然之声,并将这些声音转化为诗意的表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咏笙》不仅是杨师道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