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咏日午

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
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
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
昼寝惭经笥,暂解入朝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咏日午》是褚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这首诗中,褚亮描绘了太阳高悬于天空中的壮丽景象,并以精湛的笔法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下是一些对该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
    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
    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
    昼寝惭经笥,暂解入朝衣。
  • 注释: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这里的“曦车”指太阳,而“亭午”则表示太阳正高挂天空。
  • 描述了日光照射下的景象,没有落下的夕阳,只有树影被阳光覆盖。
  • 草枯萎了看起来有点衰败,叶子干燥得似乎有些稀疏。
  • 作者因为午睡而感到惭愧,因为他暂时脱下朝服。这里通过描述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感受来增加诗句的情感深度。
  1. 作者简介
  • 褚亮:褚亮(560-647),字希明,河南阳翟人。他幼时聪敏好学,曾得到江总等人的认可。褚亮在陈朝担任尚书殿中侍郎。进入隋朝后,他在大业年间被授为太常博士,因与杨玄感友善而被贬至西海郡司户。薛举称帝后,他被召为黄门侍郎。后来薛举被灭,他随秦王李世民返回长安,并被任命为秦王府文学。在唐太宗时期,他累迁员外散骑常侍,被封为阳翟县侯,最终退休归家。他的代表作有《褚亮集》,但已失传。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褚亮的这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通过对太阳、光、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界。
  • 情感真挚: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褚亮的情感和思想。从对太阳的赞美到对生活的感叹,他的感情流露自然,真实感人。

《奉和咏日午》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至今仍让后人赞叹不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