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介绍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注解

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

冰簟(diàn):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碧天:青天;蓝色的天空。

远:一作“还”。过:一作“向”。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赏析

谢枋得《注解选唐诗》:此诗铺陈一时光景,略无悲怆怨恨之辞,枕冷衾寒、独寐寤叹之意在其中矣。

胡应麟《诗薮》:此等入盛唐亦难辨,惜他作殊不尔。温庭筠《瑶瑟怨》、陈陶《陇西行》、李洞《绣岭词》、卢弼《四时词》,皆乐府也,然音响自是唐人,与五言绝稍异。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展转反侧,所闻所见,无非悲思,含怨可知。

黄周星《唐诗快》:不言瑟而瑟在其中,何必“二十五弦弹夜月”耶!

黄生《唐诗摘钞》:因夜景清寂,梦不可成,却倒写景于后。《瑶瑟》用雁事,亦如《归雁》用瑟事。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深情遥寄(末句下)。

范大士《历代诗发》:“月自明”,不必言怨,而怨已深。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作清音渺思,直可追中、盛名家。

胡本渊《唐诗近体》:只此三字(按指“梦不成”)露怨意。通幅布景,正以浑含不尽为妙。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通首纯写秋闺之景,不着迹象,而自有一种清怨……首句“梦不成”略露闺情,以下由云天而闻雁,而南及潇湘,浙推渐远,怀人者亦随之神往。四句仍归到秋闺,剩有亭亭孤月,留伴妆楼,不言愁而愁与秋宵俱永矣。此诗高浑秀丽,作词境论,亦五代冯、韦之先河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瑟有柱以定声之高下,瑟弦二十五,柱亦如之,斜列如雁行,故以雁声形容之。结言独处,所谓“怨”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