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

沙滩里水平波息声影消失,斟杯美酒相劝请你唱支歌。

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

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九死一生到达这被贬官所,默默地幽居远地好像潜逃。

下床怕蛇咬吃饭又怕毒药,潮气与毒气相杂到处腥臊。

昨日州衙前忽然擂动大鼓,新皇继位要举用夔和皋陶。

大赦文书一日万里传四方,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被贬谪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除朝中奸佞。

刺史提名赦免观察使扣压,命运坎坷衹能够迁调荒漠。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提,未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谁说。

一起被贬谪的大都已回京,进身朝廷之路比登天难攀。

你的歌声暂且停止听我唱,我的歌声和你绝不是同科。

一年的明月今夜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归怨其他,

有酒不饮怎对得天上明月?

介绍

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用「人生由命」的宿命观慰藉友人,并自我解嘲。开首四句,恰似序文,铺叙环境:清风明月,万籁俱寂;接着写张署所歌内容:叙述谪迁之苦,宦途险恶,令人落泪;最後写「我歌」,却衹写月色,人生有命,应藉月色开怀痛饮等等,故作旷达。明写张功曹谪迁赦回经历艰难,实则自述同病相怜之困苦。笔调近似散文,语言古朴,直陈其事。诗中写「君歌」「我歌」和衷共诉,尽致淋漓。全诗抑扬开阖,波澜曲折,音节多变,韵脚灵活,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极好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变化。

注解

纤云:微云。

河:银河。

月舒波:月光四射。

属(zhǔ):劝酒。

洞庭:洞庭湖。

九疑: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

猩:猩猩。

鼯(wú):鼠类的一种。

如藏逃:有如躲藏的逃犯。

药:指蛊毒。南方人喜将多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使之互相吞噬,最后剩下的毒虫叫做蛊,制成药后可杀人。

海气:卑湿的空气。

蛰:潜伏。

嗣皇:接着做皇帝的人,指宪忠。

登:进用。

夔皋:夔和皋陶,传说是舜的两位贤臣。

赦书:皇帝发布的大赦令。

大辟:死刑。

除死:免去死刑。

迁者:贬谪的官吏。

流者:流放在外的人。

瑕:玉石的杂质。

班:臣子上朝时排的行列。

州家:刺史。

申名:上报名字。

使家:观察使。

抑:压制。

坎轲:这里指命运不好。

荆蛮:今湖北江陵。

判司:唐时对州郡诸曹参军的总称。

捶楚:棒杖一类的刑具。

上道:上路回京。

天路:指进身于朝廷的道路。

幽险:幽昧险碍。

殊科:不一样,不同类。

赏析

《苕溪渔隐丛话後集》:《昌黎集》中,酬赠张十一功曹署诗颇多,而署诗绝不见,惟《韩子年谱》载其一篇,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亦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署与退之同为御史,又同迁滴,故诗中皆言之。退之答署诗云:「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初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又有祭署文云:「我落阳山,君飘临武。君止于县,我又南逾。」临武属郴州,在阳山之北。二诗皆此时作也。

《韩文考异》:言张之歌同酸苦,而己直归之于命,盖反《骚》之意,而其词气抑扬顿挫,正一篇转换用力处也(「我歌今与」句下)。

《黄氏日钞》:《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感慨多兴。

《竹庄诗话》:《集注》云:公与张曙以贞元二十一年二月赦自南方,俱徙掾江陵。至是俟命于郴,而作是诗,怨而不乱,有《小雅》之风。

《唐诗镜》:每读昌黎七言古诗,觉有飞舞翔翥之势。

《批韩诗》:朱竹垞曰:写景语净(「沙平水息」句下)。藉张作宾主,又藉歌分悲乐,总是抑人扬己(「我歌今与」句下)。汪琬曰: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得反客为主之法。观起结自知。

《初白菴诗评》:用意在起结,中间不过述迁谪最移之苦耳。

《韩柳诗选》:起结清旷超脱,是太白风度,然亦从楚《骚》变来。

《声调谱拾遗》:纯用古调,无一联是律者,转韵亦极变化。

《古诗选批》:韩诗七古之最有停蓄顿折者。

《昭昧詹言》:一篇古文章法。前叙,中间以正意苦语重语作宾,避实法也。一线言中秋,中间以实为虚,亦一法也。收应起,笔力转换。

《求阙斋读书录》:自「洞庭连天」至「难追攀」句,皆张署之歌词。末五句,韩公之歌词。

《十八家诗钞》:顾侠君曰:起即嵇叔夜「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意,而兴象尤清旷。

《增评韩苏诗钞》:三溪曰:声清句稳,无一点尘滓气,可谓不食人间烟火矣。

《评注韩昌黎诗集》:用韵殊变化,首尾极轻清之致,是以圆巧胜皆,集中亦不多见。

《韩诗臆说》:此诗料峭悲凉,源出楚《骚》。入後换调,正所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写哀之词,纳入客语,运实于虚(「海气湿蛰」句下)。一句中顿挫(「州家申名」句下)。此转尤胜(「天路幽险」句下)。高阆仙曰:以上代张署歌辞。贬谪之苦,判司之移,皆于张歌同出之,所谓避实法也(「天路幽险」句下)。以上韩公歌辞。高朗雄秀,情韵兼美(末句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