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介绍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太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太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解

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自《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隻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凄怆:伤心之意。

赏析

明·胡赤城《唐音癸签》:卢仝《月蚀》诗,生于李太白之《古朗月行》。李太白《古朗月行》,生于《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数语。始则微辞含寄,终至破口发村,灵均氏亦何料到此!

明·胡赤城《李杜诗通》:曲始鲍照,叙闺阁玩赏。白则借自刺阴之太盛,思去之。或似指太真妃言。便觉可疑、可问。不待后语(首二句下)。

清·沈归愚《唐诗别裁》:暗指贵妃能惑主听。(「蟾蜍」句下)与《古风》中「蟾蜍薄太清」篇同意,但《古风》指武惠妃,此指杨贵妃,各有主意也。

清·陈秋舫《诗比兴笺》: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萧士赟谓禄山叛後所作者,亦误。

王缃绮《手批唐诗选》:先本咏月,后乃思及杨妃。胡前后不相顾?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起手点,趣(首二句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