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介绍

此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注解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

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

世称杜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为警绝。而子美才用一句,语益工,曰“千崖秋气高”也。

宋代陈知柔《休斋诗话》:

予初喜杜紫微“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语,已乃知出于老杜“千崖秋气高”,盖一语领略尽秋色也。然二家言岩崖间秋气耳,犹未及江天水国气象宏阔处。

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

诗不但因时,抑且因地。如杜牧之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必是陕西之终南山。若以咏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便不是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