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客南归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孤舟下彭蠡,楚月沉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戍客南归》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国力渐衰而造成的领土丧失,尤其是对战争中为邀功求赏而穷兵黩武的将军进行了控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期与作者:《戍客南归》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多涉及守边征战的内容。
  • 历史背景:该诗作可能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那时国家正处于分裂和衰弱的状态,边疆战事频繁。
  1. 诗歌内容
  • 情感表达:诗中展现了一个长期驻守边疆的战士在归来时的内心感受。“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这一句表达了他害怕自己渡过汨罗江想起屈原,从而引发对忠诚与孝道难以并存的情感。
  • 艺术特点:该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倒装等,使得语言流畅且富有韵律美。
  • 主题思想:通过戍卒的经历反映唐朝国力渐衰,同时对战争中为邀功求赏而牺牲士兵的行为进行批评。
  1. 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戍客南归》是于濆作品中的佼佼者,代表了他在诗歌方面的高度成就。
  • 后世影响:该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战争与忠诚主题上。

《戍客南归》不仅是一首表达战争苦难和个人忠孝矛盾的经典诗歌,还是对唐朝晚期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它通过戍卒的故事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问题,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