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迁客

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
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鹓行。
毒雾郴江阔,愁云楚驿长。
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沈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郴江迁客》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通过其五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时局的不满与无奈。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郴江迁客》的诗歌原文如下:
    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
    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鹓行。
    毒雾郴江阔,愁云楚驿长。
    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

  2. 诗句解析

  • 不是逢清世: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不满与无奈,认为如果不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他就无法见到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 何由见皂囊:这里的“皂囊”指的是朝廷中的高位官员或贤臣,诗人表示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人物,他的抱负和理想就无法实现。
  • 事虽危虎尾:比喻虽然当前的局面如同处于危险的边缘,但仍然有机会获得成功,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名胜泊鹓行:意指虽然目前名声未显,但终将在朝堂之中得到认可和重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前途的信心。
  • 毒雾郴江阔:描绘了郴江上空浓厚的政治雾霾,象征着朝廷内部的腐败和黑暗。
  • 愁云楚驿长:楚驿长即驿站站长,此处比喻朝廷中的权贵和官僚,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作为的官员的忧虑和不满。
  • 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诗人计划在归来时撰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哀叹,同时也有志于为历史上的沉湘之冤者抒发不平之气。
  1. 作者背景:罗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揭露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为主题。据历史记载,罗隐曾参与过反藩镇的斗争,并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2. 文学价值

  • 反映时代风貌:罗隐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忧国忧民情感:罗隐的诗文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 艺术成就:罗隐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郴江迁客》不仅是罗隐个人经历的艺术化表现,也是唐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