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有寄

江边旧业半雕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边有寄》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内容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介绍
  • 罗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诗歌技巧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涉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展现了其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在文学上,罗隐擅长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诗歌富有感染力。
  1. 诗作原文及其解析
  • 江边旧业半雕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记忆与怀念。”江边旧业”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从事的商业或手工艺活动,而“半雕残”则描绘了这些活动的凋敝与萧条,暗示了世事变迁给普通人带来的沉重打击。
  • 每轸归心即万端:这里的“轸”是忧虑、挂念的意思,表明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而“归心即万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矛盾。
  • 狂折野梅山店暖: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内心的寒冷与温暖之间的冲突。野梅在冷冽的山店中绽放,象征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诗人依然保持了坚韧和希望。
  • 醉吹村笛酒楼寒:这句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酒楼里的笛声伴随着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清冷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捕捉,也表现了他内心的落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只言圣代谋身易:这里的“圣代”可能指代的是理想中的朝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和不满。他认为在这个时代,谋身(谋取个人功名)变得简单容易,这反映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评。
  • 争奈贫儒得路难: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地位和处境的深刻忧虑。尽管他们拥有学识和才艺,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最后两句,诗人以画鱼竿来比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文人的高尚情操。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和对友人的安慰。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罗隐的诗歌语言精练而富有力量,善于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
  • 意象生动:在《江边有寄》中,罗隐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自然意象,如“狂折野梅”、“醉吹村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寓意深远: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江边有寄》作为罗隐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态度,也显示了罗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能。
  1. 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
  • 罗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创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通过对《江边有寄》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存状态。同时,该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边有寄》不仅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因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表达的个人情感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