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
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
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天柄已持尧典在,更堪回首问缘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创作于咸通八年(867年)。此诗通过描绘李仆射的风采和才华以及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天柄已持宁戚让,莫辞终作主人荣。

  2. 诗歌翻译与赏析

  • 朝论国计暮论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愿意投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馀力犹随凤藻生:意味着在处理完国家的大事之后,仍有余力继续追求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
  • 语继盘盂抛俗格:这里的“盘盂”指的是古代饮食器具,诗人用它来比喻诗歌的风格和形式,摒弃了世俗的束缚,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
  • 气兼河岳带商声:展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宏大气势和独特韵味,既有山河的壮阔感也有商音的悠扬。
  • 闲寻绮思千花丽:诗人在闲暇之时寻找美丽的想象,如同千花竞艳一般。
  • 静想高吟六义清:在安静的环境中沉思,高吟六义,表达了对诗歌深刻内涵的追求和领悟。
  • 天柄已经掌握宁戚让:这里的“天柄”可能指的是天命或者上天赋予的权力。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天命,不需要再谦让。
  • 莫辞终作主人荣:意味着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勇敢地承担和面对,不推卸责任,保持尊严。
  1. 作者背景:罗隐,生于公元833年的浙江义乌,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曾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2. 文学成就:罗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擅长古文、辞赋等文体,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貌和时代气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