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僧院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望山僧院》是唐朝诗人罗隐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罗隐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也是唐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罗隐的生平背景对理解《秦望山僧院》具有重要作用。《谗书》和《江东甲乙集》等作品展示了罗隐的文学才华,其不屈于权贵、直言敢谏的精神贯穿其一生。不受朱温征召的他,在钱镠手下任职期间,曾因直言被贬,但最终仍保持其独立之精神。

从文学技巧上分析,《秦望山僧院》展现了罗隐精湛的诗歌技艺。例如,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秦皇与老僧的形象对比,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又映射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态度。此外,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音韵悦耳,读来令人回味悠长,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探讨《秦望山僧院》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样重要。《秦望山僧院》不仅记录了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也折射出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从而丰富人们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认知。

《秦望山僧院》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承载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研究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汲取智慧的养分,激发思考的热情,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