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寄薛华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
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居寄薛华》是唐代诗人于良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于良史(728年—795年),字子山,号东阳居士,唐朝中期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全面才华。

  2. 原文节选:《闲居寄薛华》原文如下: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
    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3. 赏析要点

  • 山水清音:首二句“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阅读道家经典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心境变化:第三四句“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反映了诗人因远离尘嚣而内心更为宁静,但也因为身体多病而生出更多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 自然与人文:“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 生活的转折:“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揭示了诗人从读书沉思到外出采药的生活转变,也暗示了一种从内向外的人生追求。

《闲居寄薛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图景,让读者在其中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