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溪待月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
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
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溪待月》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是唐代有名的诗僧、茶僧。他在大历、贞元年间活动,有诗名,其诗多以山水游赏为主题,风格清丽闲淡。
  1. 诗歌原文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2. 诗意解析

  • 溪色思泛月:表达了作者在溪边观赏月亮时的心情,他想象着自己能够与月光共舞。
  • 沿洄欲未归:描述了作者沿着溪流行走的场景,他的思绪随着溪水而流淌,但并未完全回归。
  • 残灯逢水店:描写了夜晚在水边小店中遇到的一幕,灯火通明,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疏磬忆山扉:表达了作者回忆起山村景象的情景,那山间的寺庙和钟声都成为了他心中的回忆。
  • 夜浦鱼惊少:描述了夜间在小河边捕鱼的情景,鱼儿因惊吓而逃散,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空林鹊绕稀:描绘了树林中鸟儿稀少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到来,鸟儿们都躲藏起来休息了。
  • 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这里的”可中”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伴,他们在月光下一起捣衣,为寒冷的夜晚增添一份温暖。

《游溪待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篇,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诗人皎然以及唐代诗歌风貌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