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至严山人归山

初到人间柳始阴,山书昨夜报春深。
朝朝花落几株树,恼杀禅僧未证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至严山人归山》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是皎然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一种风格和审美倾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皎然,字清昼,俗姓谢,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僧人和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僧”。他的一生颇为传奇,幼入道,后成为湖州杼山妙喜寺的主持,与陆羽为莫逆之交,其诗文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2. 诗词原文
    初到人间柳始阴,
    山书昨夜报春深。
    朝朝花落几株树,
    恼杀禅僧未证心。
  3. 整体翻译:首两句描绘了诗人初到人间时的景象,柳树开始发芽,而山中传来春天的消息。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开花落,让人感到烦恼的是,那些尚未证悟的禅僧的心仍未平静。
  4. 词句注释:在这首诗中,”柳”、”山书”、”春深”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诗意美感。”山书”可能指的是山上的书信,暗示着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春深”则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希望。
  5. 白话译文:初到人间,柳树开始萌发新芽,山中传来春天的消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然而,每天看着花朵凋零,却无法平息内心的烦扰,这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未达到修行的深度。
  6. 创作背景:皎然的创作常常带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意味。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他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某个春天,或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可能是他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送至严山人归山》不仅展现了皎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化的窗口。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