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
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
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
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
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岩高瞹华阳,飞溜何潺潺。
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
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
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
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
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
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战乱之地的宁静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高远情操的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招陶别驾家阳华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为元结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前后所作。当时唐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元结身处乱世,对兵荒马乱的社会现状感到不满与厌倦,因此创作了此诗以表达其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2. 诗歌原文: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3. 诗歌赏析:元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首句“海内厌兵革”表达了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社会动荡的不满。接下来的诗句“骚骚十二年”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持续,使得这种不满情感更加强烈。

元结的《招陶别驾家阳华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作品,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崇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