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关于节气大暑的诗歌。元稹,字微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河南洛阳,早年家贫,但因才华出众而得以进入仕途。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世赞誉。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在炎炎夏日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他们对时序变迁的感悟。诗中的”林钟九夏移”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同时,诗中的“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通过夜晚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不仅是一首描述夏季景象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与情感。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人的情感世界深刻理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