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将别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
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
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将别》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多样,以五言律诗见长。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还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
  • 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
  • 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晓将别》中的“风露晓凄凄”和“月下西墙西”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场景的深切感受。而“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与外在状态的矛盾。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浓重的离愁别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表达了人物在别离时刻的情感挣扎与不舍。
  1. 创作背景:《晓将别》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个人的某种经历或遭遇有关,诗中所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离别场景,其中包含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对未来路途的迷茫以及对爱人深深的思念。

  2. 名家点评

  •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元稹的《晓将别》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赏析和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能够很好地传达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诗人在字里行间寄寓了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通过对《晓将别》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元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唐代文人对于传统诗歌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