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新蝉寄张昼》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方干(约820年-约885年),唐代诗人。字雄飞,新定(今浙江淳安)人,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他因屡应举不第,遂绝意仕进,隐居鉴湖,与喻凫、李频交往,并得徐凝的指教。

  2. 诗句原文

  •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1. 诗歌赏析
  • 首联“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描绘了蝉声细微而断断续续的特点,通过反复的倾听也难以分辨其确切的位置,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微妙变化的敏感。
  • 颈联“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则形象地描写了新蝉栖息在早晨的露珠上以及黄昏时在树荫中吟唱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 尾联“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又以自我情感为重,强调自己的心情只与知己相连。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意象:整首诗中,蝉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昆虫,常常象征着高洁、自由或者悲凉。方干的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绘,隐喻了自己清雅脱俗的性格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 意境营造: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营造出一个宁静、清新且富有诗意的环境。诗中的自然元素如露水、树叶等,都巧妙地映衬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愁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这份情感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方干的《听新蝉寄张昼》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蝉这一特定对象的描绘,方干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闲适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