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来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君不来》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意义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品原文与鉴赏
  • 原文展示:《君不来》是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如下: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 鉴赏分析: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心绪已纷纷”描绘了诗人因长时间独处而产生的纷乱情绪。“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则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通过月亮反射出的光线,想象对方就在那里,寄托了他对对方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1. 作者简介
  • 方干的生平:方干(805年—884年),字雄飞,唐代文学家,新定(今浙江淳安县)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润小巧,独具一格。方干多次应举不第,遂绝意仕进,隐居鉴湖,并曾学诗于徐凝,与喻凫、李频等人交往。咸通至中和年间,以诗著称江南。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艺术手法: 方干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手法。例如,“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通过对比描写,强化了孤独感。此外,“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则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也有对人情冷暖的体认,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无限思念。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君不来》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佳作。

《君不来》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更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唐代诗人方干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情所创作的作品,值得每一位读者深入品味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