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五

变通唯在片时间,此事全由一粒丹。
若取寿长延至易,如嫌地远缩何难。
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才来学不餐。
箧里生尘是闲药,外沾犹可救衰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五》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高超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诗歌原文与翻译

1. 诗句原文

赠五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注释:
  • “青山”和“白水”描绘了自然景观,象征环境的宜人以及诗人的情感状态。
  • “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现了离别的哀愁和远行的辛劳。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望。
  • “挥手自兹去”,表达了告别的决心。
  • “萧萧班马鸣”则暗示了旅途的结束和分别的时刻。

2. 诗意解读与赏析

  • 背景与主题:此诗作于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江南时期,通过与友人的告别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 情感层次:诗中既有离别的哀伤,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李白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友情的不同态度及其哲学思想。
  • 艺术特色:李白擅长使用自然景色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简洁而充满力量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佳作。
  • 文化影响:此诗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抒情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作品背景与创作背景

1. 创作时间

  •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李白离开长安前往四川期间所作。
  • 这一年,李白结束了他短暂但辉煌的政治生涯,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此诗应是他离京前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展望。

2. 历史环境

  • 当时的唐朝政治动荡不安,李白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于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 李白的个人经历也极具传奇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这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使得这些诗篇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三、文学价值与鉴赏

1. 语言艺术

  • 李白的诗作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清新脱俗的语言著称。此诗用词精炼,意象生动,如“浮云”和“落日”等自然景象被巧妙地用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2. 思想内容

  •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送别之作,它还反映了李白对于人生旅途的哲学思考。诗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无常人生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深情。
  • 通过对友人的不舍,李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极为罕见。

3. 文化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学上,还体现在它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和启示上。
  • 李白的诗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代诗人都深受其启发,学习其用词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得李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赠五》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学思考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