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
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
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
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径上行。
高人莫归去,此处胜蓬瀛。
嘉兴县内池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嘉兴县内池阁》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吸引了无数读者,而且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嘉兴县内池阁》:
诗歌原文
方干的《嘉兴县内池阁》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佳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四周的景色清新宜人,床前沙上的鸟儿在低语,案下的锦鲤因惊动而跳跃。风吹过细柳,新荷上露珠滑落。微风带来了花香,岸边的花儿随风飘落,小笋破土而出,生长在水波之中。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诗歌赏析
《嘉兴县内池阁》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幅画,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中提到的床前的沙鸟、案下的锦鲤等细节,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想象力。诗人用“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来描述整体环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文化意义
《嘉兴县内池阁》不仅是方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审美典范。
方干的《嘉兴县内池阁》是一首充满魅力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这首诗都值得深入探讨与欣赏。